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定位點
定位點

布袋小旅行

千江有水千江月
旅遊天數
1日遊
旅遊季節
秋季、冬季
行程簡介:
洲南鹽場 > 新來源醬園 > 布袋鹽場(布袋鹽山) > 布袋漁港觀光魚市 > 布袋遊艇港 > 好美寮自然保護區 > 南布袋濕地

看見洲南鹽場
「洲南鹽場」是一塊「文化鹽田」,而緊鄰的新厝仔社區(含龍江、新厝里)是「文化鹽村」,正好可以從人文與日常生活的角度,來呈現布袋鹽業的歷史縱深、地方脈絡與生活情境。洲南鹽場2008年開發後以「體驗」為主,把鹽田當作大自然教室,結合文化、觀光、教育,成為當地最具文化特色景點,吸引遊客、學生造訪。每年舉辦的謝鹽祭則是表達對土地的感謝,非常有意義。縱使如今曬鹽產業已日漸式微,但「鹽」的滋味,早已深深醃漬入味,瀰漫在布袋人的生命中。
呷鹽桑也曾在洲南鹽場工作,不過是在1824年前,當時洲南鹽場是在現今七股區公所南邊,但因洪水而損毀,之後另找至現址開闢鹽田。

新來源醬園
新來源醬園規模不大,但依循古法純手工製作,將泡煮過的大豆,製麴發酵4~5天後,加鹽入甕,再經過3個月的熟成,即能取出豆做成豆豉,取出醬汁煮成蔭油。透過老闆生動解說,讓遊客體驗及認識手工醬油製程。
呷鹽嬤從新來源醬園成立之初(日據時期起家)就前來光顧買白蔭油跟豆豉,只是因戰爭斷斷續續地製造,呷鹽嬤還不一定隨時買得到。

布袋鹽山
布袋在清乾隆時開始開闢鹽田,到了清道光3年的富鹽商吳尚新更開闢了鹽埕百甲,奠定布袋曬鹽業的基礎;到了日治時期,布袋的鹽場更為成熟,並使得當時的布袋港成為重要的鹽運港口,將布袋的鹽銷往中國及日本。
白花花的鹽田,曾經具有「白金」級的產業地位。和其他地區的鹽田一樣,鹽工幾乎已經被機械化曬鹽所取代,布袋的鹽業因此式微,目前為生技廠。
雖然高度沒有七股鹽山高,呷鹽桑一樣會帶著呷鹽孫爬上布袋鹽山看風景。

布袋觀光漁市
由於布袋本身為天然港灣,西隔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遙遙相望,使得布袋成為早期往返台、廈之重要商港,並造就布袋昔日舊稱為「小上海」的繁榮盛況,漁獲資源也相當豐盛,加上較早轉型發展成觀光漁市,至今成為嘉義縣規模最大,人氣也最旺的觀光景點之一,新鮮肥美的魚蝦貝類水產與可口的加工品成為提供最新鮮的伴手禮。
布袋觀光漁市有各類魚、蝦、蟹、貝類,呷鹽嬤常常煩惱要買些什麼好,但呷鹽嬤一定會買蚵仔回家料理。

布袋遊艇港
港口的開發可追朔至明鄭時期,隨著時代變遷與產業發展規劃出漁港、商港、觀光魚市與遊艇港碼頭。遊艇港位於布袋港東側,海埔新生地北側,距西濱快速路布袋港交流道約200公尺,附屬設施有服務遊憩區、遊艇碼頭區、自然景觀區、淺岸活動區、濱海活動區等設施,發展布袋港為觀光碼頭,提供海上旅遊之交通遊憩服務。
呷鹽孫問呷鹽桑有沒有坐過遊艇出去玩?呷鹽桑大笑,沒坐過遊艇出去啦!!但是阿公我之前在光復初期,有在隔壁的布袋港運鹽上運船,這些運船是運鹽到日本跟中國喔!!

好美寮濕地
好美寮自然保護區位在嘉義縣布袋鎮好美里境內,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,包括有河口潟湖、鹽田、浮州、海岸防風林、紅樹林與沙洲等濕地生態地形,不僅有宜人美景,還有許多生態資源。
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許多水鳥前來棲息覓食,還有彈塗魚、牡蠣與招潮蟹等濕地生態生物,以及馬鞍藤、濱水菜、海茄苳與復育成功的欖李、稀有種五梨等多種濱海植物,加上乾潮時間長達三個小時,成為觀察濕地生態的絕佳場所。
呷鹽孫曾經在好美寮自然保護區玩得太開心,都忘了該回家了。

南布袋濕地
南布袋濕地位於嘉義縣布袋鎮南方,全區有大片台鹽減資後之國有土地,於十多年前停止廢鹽後為許多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和覓食區、東亞與紐澳候鳥遷移中繼站、台灣少見稀有水鳥的繁殖場及緊臨重要的魚蝦貝苗繁殖區,兼具漁業資源保護及野生動植物保育之功能。
呷鹽孫有跟著學校老師一起來這邊上環境教育課程喔!!


●「千江有水千江月」蕭麗紅著(1981),大愛電視台於 2009年翻拍成電視劇
「千江有水千江月」是<聯合報>1980年度長篇小說獎得獎作品,大愛電視台於 2009年翻拍成電視劇。故事劇情主要描述嘉義布袋魚塭人家在1950、60年代的生活,內容是以布袋蔡氏家族為中心,從日常生活去體現傳統鄉土的舊禮俗,用寬恕、包容去呈顯親情及愛情的厚實,並以女主角貞觀的成長歷程為主線,描述貞觀從小住在外公家,浸染於大家族的傳統禮教及鄉土風俗中。
返回頁面頂端